正翔前夜四點才睡。他問,演員很累的時候都吃什麼?我說,洋芋片、炸雞。他失望的低下頭,我突然懂自己沒有聽懂他的問題。你現在很累是嗎?他前晚被一群鮮肉猛男包圍。「吃冰淇淋,會醒。」
於是我們四個人在行冊門口,用力舔著義美的冰淇淋。正翔右手還拿著剛點的電子煙,左吃一口冰,右吸一口煙。我拿起手機拍他。他說讀《女兒房》,被「就這樣/就醬」的生命觀安撫到,像是給這世界最大的溫柔。其實總是會有方法的,有些需要迂迴,有些需要傻傻衝,很多事情的角度都是一體的兩面。譬如他認為鏡頭是權力的象徵,我卻假設被攝者其實有轉化權力的機會。
「我永遠無法真的成為某個別人。」我說。充其量只能靠近,用「碎片」,那些碎片是一切消逝事物的總和。與其拼一塊大拼圖給你看,我只展示出一小片拼圖碎片,讓你想像那片剩下的風景。我們一共提了 Susan Sontag五次。
他問,《女兒房》是劇場還是影像?我說大概是裝置藝術,或是行為表演。跨越形式的書寫或是閱讀方式。我比喻起模型與娃娃屋的不同。模型是精準的,不可塑的;娃娃屋只是概念,裡面的傢俱可以更換,小熊和兔子都可以輪流當主人。這種「平舖式」的脈絡,正翔說是他所認為的女性書寫。
最後提到《女兒房》裡的「手勢與姿態」佔據許多畫面。我舉了一個例子:有些人思考的時候會看上,有些人會看下,而他是直直望著我的眼睛。那我可能就會寫下「我以為他在看我,但他的眼裡沒有我。」這樣的句子。動作常常最能表現一個人。
正翔決定做一個小活動,請大家拍出一張能代表我或女兒房的照片,最後選出一張得到他的作品集《Stigma》。大夥都圍了上來,聽作者的論述很精彩,說真的每一張我都喜歡,最後我們選了一張有「意見」的作品,照片裡有琴葉榕的影子。
一位讀者說:「妳是幸運的,但願意用這份幸運去做溫柔的事。」
希望那份溫柔充滿力道,撫慰而不留下痕跡。
🎈 《女兒房》購票連結:https://tinyurl.com/y4xj4b3s
導演│鄧九雲
製作統籌、編舞、演出│左涵潔
演員│王安琪、時一修、李季
美術、空間設計│鄭烜勛
執行製作|張毓珍
平面設計│黃鈺琁
插畫│朱疋
*每場都有演後座談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《女兒房》系列講座 最後兩場
◌ 11/13 Wen. 19:00-21:00
戀愛身體工作坊| 左涵潔
地點|Mica雲母(歡迎攜伴參加)
◌ 11/17 Sun. 16:00-17:30
童話分析工作坊 |陳文玲
地點|Mica雲母(憑《女兒房》演出票卷或書入場)
#台南場啟售
#台北場每場剩個位數
Tan& Luciana